再生能源
為降低尖峰用電量,於屋頂空間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,同時可避免木屐館頂樓直接遭受日曬,達到綠能發電及屋頂隔熱的雙重效果,一年可產出約2,989度電,再生能源佔用電比例達14%
「越過眼前的台9線和砲台山西麓,往東就是南方澳的南天宮。」站在白米木屐館的四樓頂,理事主席林瑞木指著前方。離太平洋不遠,三面環山又臨白米溪的白米社區,擁有豐富山林、丘陵資源。不過,在綠意盎然中,也矗立著台泥白石礦場及中油油庫。民國70年代,因開採礦石,及大量卡車、砂石車行經,漫天煙塵曾讓白米社區成為全台落塵量最高之處。
「過去我們被工廠包圍」林瑞木說,20多年來,在地方有識之士努力下,社區才漸漸找回生活品質,循著生活、生產、生態「三生」並重的永續發展方向前進。而白米木屐館除了是社區推動文化復興、凝聚生活共識的關鍵基地,也成為吸引各界參訪的「在地博物館」。
來自國內外的訪客不斷,對木屐館來說是好事,但耗電量也十分驚人。林瑞木表示,近幾年,他們配合宜蘭縣政府的節能減碳措施,積極改善硬體設備。例如,更換能源效率更好的空調主機,四樓樓頂裝設太陽能板,不但隔熱,也能發電供自用。照明更換為LED燈的同時,也優化了使用方式,原本場館全天開放,遊客自由進出,後來改為展場式的預約導覽。如此一來,就能集中並更精準地用電,降低碳排放。
「算起來,一年省下的電,平均應超過2,000度。」林瑞木說,為了因應氣候變遷極端高溫,館舍也加強隔熱,一樓西曬側塗上隔熱漆,二、三樓東曬面的玻璃窗則貼上隔熱紙,以降低空調負荷。
白米社區與宜蘭縣政府、公所共同打造的「一畝田農業文化基地」甫於今年10月啟用,「希望透過這裡的生態旅遊,找回農業文化與溪流生態文化。」林瑞木介紹園區時,也透露未來展望。突破周遭工業區重圍,曾經的蒙塵社區,穿上傳統木屐「喀喀喀」走了好遠,不但抖落一身灰,還將一層層披上永續發展的多彩外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