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are using an outdated browser. For a faster, safer browsing experience, upgrade for free today.

碳索博物館|白米木屐館

偵碳團團員|林瑞木 理事主席

文/詹嘉紋   圖/湯翊羚



「越過眼前的台9線和砲台山西麓,往東就是南方澳的南天宮。」站在白米木屐館的四樓頂,理事主席林瑞木指著前方。離太平洋不遠,三面環山又臨白米溪的白米社區,擁有豐富山林、丘陵資源。不過,在綠意盎然中,也矗立著台泥白石礦場及中油油庫。民國70年代,因開採礦石,及大量卡車、砂石車行經,漫天煙塵曾讓白米社區成為全台落塵量最高之處。

抖落礦業塵埃 在地文化帶動產業、生態

「過去我們被工廠包圍」林瑞木說,20多年來,在地方有識之士努力下,社區才漸漸找回生活品質,循著生活、生產、生態「三生」並重的永續發展方向前進。而白米木屐館除了是社區推動文化復興、凝聚生活共識的關鍵基地,也成為吸引各界參訪的「在地博物館」。

來自國內外的訪客不斷,對木屐館來說是好事,但耗電量也十分驚人。林瑞木表示,近幾年,他們配合宜蘭縣政府的節能減碳措施,積極改善硬體設備。例如,更換能源效率更好的空調主機,四樓樓頂裝設太陽能板,不但隔熱,也能發電供自用。照明更換為LED燈的同時,也優化了使用方式,原本場館全天開放,遊客自由進出,後來改為展場式的預約導覽。如此一來,就能集中並更精準地用電,降低碳排放。

「算起來,一年省下的電,平均應超過2,000度。」林瑞木說,為了因應氣候變遷極端高溫,館舍也加強隔熱,一樓西曬側塗上隔熱漆,二、三樓東曬面的玻璃窗則貼上隔熱紙,以降低空調負荷。

白米社區與宜蘭縣政府、公所共同打造的「一畝田農業文化基地」甫於今年10月啟用,「希望透過這裡的生態旅遊,找回農業文化與溪流生態文化。」林瑞木介紹園區時,也透露未來展望。突破周遭工業區重圍,曾經的蒙塵社區,穿上傳統木屐「喀喀喀」走了好遠,不但抖落一身灰,還將一層層披上永續發展的多彩外衣。

低碳行動

再生能源

為降低尖峰用電量,於屋頂空間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,同時可避免木屐館頂樓直接遭受日曬,達到綠能發電及屋頂隔熱的雙重效果,一年可產出約2,989度電,再生能源佔用電比例達14%

照明設施

汰換1-3樓75W螺旋燈泡約50盞、展示品投射燈50W鹵素燈約103盞、木屐呈列架T8螢光燈管約26盞,共計汰換為約179盞LED燈具,一年可節省約5,569度電

空調系統

汰換老舊冰水主機,並定期清洗保養冷排系統,以強化冰水主機散熱效能,降低耗電量。另將室內機溫度設定在26~28℃,搭配風扇使用,一年可節省約7,386度電

隔熱降溫

館舍西曬牆面施作隔熱漆工程,並加強牆面清潔,於二、三樓玻璃窗張貼隔熱紙,一樓東面入口設置遮陽網,減少室內熱源來源進而減少空調負荷量,減少室內溫度3度,一年可節省約2,898度電

水資源

館內公廁小便斗均已使用普級省水標章器材,並於博物館後方小菜園建置雨水回收系統,供菜園及周圍植栽澆灌,一年可節省約103度水

資源循環

館內提供遊客工藝手作DIY木屐體驗,過程中產生之殘料,均透過資源循環方式再進行利用